过去,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计划和控制供应链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全新的模式。在某些数字工厂里,顾客订单、交货计划、需求预测或市场趋势都可以被分解成必要的活动,立刻送到供应链各组织当中,由上向下一级级驱动,并通过相关系统生成生产计划和采购程序来保证按时完成订单。
整车厂的计划系统
对于整车厂而言,其生产计划主要根据销售公司的销售数据和相关预测而制订。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整车厂需要及时有效地将生产计划加以分解,形成各零部件厂商的相关交货计划(Delivery
Schedule),并将其传递给供应商,以期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获得正确数量的零部件。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为了实现精益管理,整车厂往往要求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在整车厂附近或整车厂厂区内建有相关的中转仓库,并维持相关的安全库存,或是采用轮询的方法,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定期向零部件厂商要货。从信息流的角度来看,目前很多整车厂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要货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推”向零部件供应商。如上海通用的E-planning 平台和上海大众的Web-EDI 平台。
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在此互联网平台上都拥有自己的企业标识(Company ID),通过登录系统来查询当日交货计划和周交货计划,并根据实际库存情况和生产情况及时对交货计划加以确认。当零部件在相关的窗口时间(Window Time)内送递到整车厂生产线或仓库后,相关的收货确认也会反映在该平台上。而零部件供应商请求付款时,可据此作为发票附件凭证。由此,整车厂要货→零部件供应商供货确认→零部件供应商供货→整车厂收货确认,一个完整、透明的链式物流过程也就在互联网形成了。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整车厂的生产线或是仓库不能直接和互联网对话,所以整车厂收货确认在互联网上会有相当长时间的信息滞后。而且,由于整车厂的互联网系统和其内部的ERP系统的数据不能及时同步,从某种程度上,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收款和整车厂的应付账账龄分析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从生产计划的角度来看,由于在中国,整车的销售数据很难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数据加以预测,这就造成了整车厂的生产计划变动频繁,而且整车厂从自身利益考虑,对于非至关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商往往不会锁定一定时间的生产计划(Firm Days)。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些零部件供应商很难根据整车厂的生产计划安排自身的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对于采购提前期较长的物料(如昂贵的海外进口件)只能建立库存以应急,这导致库存资金被占用,存货周转率降低。
汽车零部件厂商的SCM供应链系统
随着ERP、MES、EDI、物联等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部分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商的系统已经实现实时同步。整车厂生产计划的改变能实时地驱动整个供应链系统。
智能供应链管理(SCM)正在成为汽车行业的变革引擎,为整个行业带来了许多创新和改进。以下是智能供应链是如何“驱动”汽车行业的一些关键方面:
1. 实时可见性:
智能供应链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和数据分析技术,提供了实时的供应链可见性。在汽车制造中,这意味着能够实时跟踪零部件的位置、状态和交付进度。这有助于减少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并降低了因供应链问题而引发的生产中断的风险。
2. 预测性维护:
智能供应链通过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可以预测设备的维护需求。在汽车制造中,这可以意味着能够在设备故障之前进行维护,减少了停工时间和维修成本。
3. 供应链优化:
智能供应链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这包括优化供应商选择、路线规划、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好地协调供应链,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4. 客户需求响应:
智能供应链使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通过分析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他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需求,制定适当的生产计划,并确保及时交付客户订单。
5. 可持续性:
智能供应链可以帮助汽车行业更好地管理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并推动可持续制造实践。这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因为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不断增加。
6. 供应链协作:
智能供应链鼓励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这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调性和可靠性,确保零部件和材料按时到达,并提高整体效率。
优德普提供的智能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正在推动汽车行业朝着更高效、可持续和适应性更强的方向发展。通过实时可见性、数据分析、自动化和协作,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智能供应链已经成为驱动汽车行业创新和进步的引擎。
或拨打宁波优德普免费咨询热线:400-804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