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德普BI系统通过动态数据穿透与场景化分析引擎,将传统报表工具升级为业务决策的“神经网络”。其设计逻辑并非单纯追求可视化效果,而是聚焦于解决企业“数据分散、关联缺失、响应滞后”的深层痛点,通过模块间的深度耦合实现数据价值的闭环流动。
1.多源接入与清洗 支持MySQL、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Kafka流式数据及Excel文件的无缝接入,通过可视化ETL工具实现数据清洗与转换。例如,某汽配企业通过整合MES生产数据与ERP库存信息,将物料需求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2%。
2.数据血缘管理 字段级溯源功能可追踪指标计算路径,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异常数据源头。某医药企业曾通过此功能在2小时内定位到质量问题的原始采集设备,排查时间缩短65%。
3.冷热数据分层存储 采用Snowflake数仓架构实现PB级数据存储,热数据通过Druid预计算引擎实现亚秒级响应,支撑实时决策场景。
与传统BI对比:
能力维度 |
传统BI工具 |
优德普BI系统 |
数据接入效率 |
依赖人工配置接口 |
拖拽式自动映射 |
数据更新时效性 |
定时批量更新 |
流式数据秒级同步 |
血缘追溯深度 |
表级粗粒度追溯 |
字段级细粒度穿透 |
1.供应链效能热力图 整合库存水位、订单履约率、物流时效等指标生成全链路热力图。某快消企业通过异常区域钻取功能,发现某仓库因拣货路径设计不合理导致出库延迟,优化后日均处理订单量提升40%。
2.生产异常预警模型 基于设备OEE(综合效率)、良品率、能耗数据构建预警规则库。当注塑机温度波动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维修工单并关联影响订单。某家电企业借此将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30%。
技术特性:
1.SAP ERP支持“客户-产品-区域”等多维组合分析,例如某汽车配件供应商通过区域销售占比图联动查看经销商库存明细,优化跨仓调拨策略后运输成本降低18%。
2.内置机器学习模型实现趋势预测,如基于历史销售数据生成未来3个月的需求曲线,辅助采购部门提前备货。
优德普的可视化模块突破传统大屏展示逻辑,构建两类协同机制:
1.场景化主题适配 提供工业互联网、双碳管理等6大主题模板,支持颜色、图表、布局的快速切换。某化工企业采用“双碳主题”监控产线能耗,识别出某反应釜加热效率低下问题,年度节能成本降低150万元。
2.交互式分析路径 用户可通过点击图表下钻至明细数据,例如点击“区域销售占比图”可联动查看该区域经销商库存明细。某汽车配件供应商利用此功能优化跨仓调拨策略,运输成本降低18%。
1.轨道交通领域集成票务数据与客流预警模块,当站点客流超阈值时自动触发分流方案,高峰时段拥堵投诉减少52%。
2.医药流通企业通过效期预警看板,近效期药品动销率提升至85%,损耗率下降12%。
1.低代码敏捷配置 业务人员可通过拖拽方式生成复杂报表,例如某零售企业市场部自主搭建促销效果分析看板,迭代周期从3天缩短至2小时。
2.多级权限管控 支持字段级数据权限控制,如分公司经理仅可查看属地销售数据,集团高管可穿透分析全链路指标,满足上市企业内控审计要求。
真正的数据驱动并非追求酷炫的可视化效果,而是建立数据与业务决策的短路径——让库存数据影响采购策略,让设备状态触发生产调度,让销售趋势驱动研发方向。正如某制造企业CIO的评价:“系统提供的库存热力图与生产预警模型,让我们的决策从‘经验推测’转向‘数据推演’。”这种将数据转化为行动指令的能力,才是智能决策的底层支撑。
或拨打宁波优德普免费咨询热线:400-8045-500
作为中国经济创新的前沿阵地,杭州的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了“新赛道”。依托强大的互联网生态、人工智能技术和先发优势,杭州在推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方面,逐渐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去年,杭州的数字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GDP的比重持续攀升。尤其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AI技术的融合应用上,杭州正加速迈向“智慧工业”新时代。
在 AI、大模型、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加速成熟的背景下,科技型企业正面临产品迭代快、数据碎片化和全球竞争加剧的综合挑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研发效率、打通生产与供应链、释放数据价值、实现柔性制造和敏捷决策的关键途径。想象一下,企业能够将所有生产环节的数据、信息和流程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时获取全厂运转状况,并快速做出商业决策。